學校實行校園封閉管理以來,3萬多學生的疫情防控、學習生活、陪醫就醫成為全體教職員工牽掛在心頭的大事。

黨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向全校黨員發出“黨員先鋒勇擔當 戰‘疫’一線黨旗紅”的倡議書。消息一經發布,黨員同志紛紛響應報名,許多駐校干部、普通教師也積極參與。根據工作需要,學校迅速成立了“核酸檢測”“陪醫”“健康觀察區”“定點巡邏”“督導志愿”“嶗山商貿”6支志愿服務隊,服務在防疫戰場的各個角落,成為校園里最亮麗的風景線。
分工明確、深入一線,筑牢“安全堡壘”
3月24日,青島科技大學嶗山校區、四方校區的操場上,校醫院工作人員像往常一樣正在對應檢盡檢人群開展核酸檢測。不同的是,在“大白”們的身邊,多了一群藍色的身影——核酸檢測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

“請大家戴好口罩、排好隊!”
“請提前出示身份證,做好信息錄入登記!”
“同學,做完檢測后,請迅速離開!”

現場,他們正按照分組員、調度員、引導員、秩序員等分工,各司其職進行現場引導、秩序維護等工作,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下完成近4小時的志愿服務。在這支隊伍里既有即將退休的老同志、又有腰間盤突出的患者,既有黨員干部、又有普通教師,他們值守在核酸檢測現場,但是沒有一人喊苦喊累。楊娥老師看到學生即將被絆倒,沖上前想把學生拉住,卻不慎摔倒受傷,但仍然堅守到最后一個檢測者才肯離開。
針對需要參加研究生復試、受傷等特殊情況的學生,志愿者們積極協調其他同學,優先讓有特殊情況的同學先進行檢測。他們在維持秩序、積極防控的前提下,用無微不至的愛心呵護著前來的學生。

與核酸檢測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一樣忙碌的還有健康觀察區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由于健康觀察區的人員具有流動性,志愿者除了要認真做好流動人員管理登記外,還要針對觀察區的學生做好體溫測量、封閉管理等工作。此外,他們還要特別注意觀察學生的思想波動,及時做好思想安撫,直到學生一切正常,離開觀察區。志愿者王灝、李慶黨、周貴忠、于薛剛老師紛紛放下自身工作,積極深入到健康觀察區,不懼危險、沖鋒在前,與管理員一起,協助校醫院,做好觀察區的工作。兩支志愿者隊伍不怕苦、不怕累,用他們的熱情和責任為疫情防控筑牢了“安全堡壘”。
迅速出動、快慢有序,筑牢“健康堡壘”
學校封閉管理期間,為保障3萬多學生的正常就醫需求,陪醫志愿服務隊應運而生。

陪醫小隊的全體志愿者24小時待命,隨時陪同需要到校外就醫的師生就診。他們直接對接學生專班,接到需要校外就醫的指令后,立刻安排志愿者陪伴學生一起到醫院。從收到指令到到達現場,這個過程志愿者往往只需要幾分鐘,體現了“陪醫速度”。到達醫院后,有些學生需要先做核酸檢測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診療。等待結果的3-4個小時,志愿者們又必須放慢速度,化身為思想減壓員、病患陪護員,為學生做好思想安撫工作,并嚴格按照“誰陪醫誰帶回”的原則,就診完成后把學生安全帶回學校。
我校先進電工研究院執行院長郝春成就是這個小隊的一員。有天早上7點,他先后陪同兩批同學到轉診醫院就醫,其中有一位同學下巴受傷,躺在治療床上行動不方便。郝老師便忙上忙下為這位同學繳費、拿藥,一上午沒顧上喝水,回來時已是下午1點。嶗山校區志愿服務隊志愿者曲明、賈建闖、于愛莉老師帶學生就醫結束回到學校的時候已經凌晨2、3點鐘了,仍然堅持把學生送到建康隔離區安頓好,才回辦公室休息,第二天一早又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在這幾天陪醫治療志愿服務隊中,發生了一個關于愛的接力故事。志愿者陪一名同學校外就醫過程中了解到,他急需一種特效藥,但這種藥很難買到。于是,盡快為這位同學買藥就成了志愿者時刻牽掛的事。隨后幾天,只要有同學外出就醫,隨隊志愿者就會到醫院窗口詢問是否有此種藥物。經過近5天的不懈努力,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在尋遍青醫附院東西院區、齊魯醫院、海慈醫院、七醫五家醫院后,終于買到了這種特效藥。3月25日下午,3支特效藥已交付到該同學的手中,為這場愛的接力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護送同學校外就醫的志愿服務之路風雨無阻,繼續如約開啟。
定點巡邏、加強督導,筑牢“監督堡壘”
3月13日,學校開始全封閉化管理后,為切實保障在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定點巡邏志愿者服務隊和督導志愿者服務隊的成員們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承擔起對校園疫情防控政策落實、校園安全管理方面的督導工作,筑牢了校園疫情防控的“監督堡壘”。

定點巡邏志愿者服務小隊建立了全天候巡邏值班制度。他們分成幾個小組,從早到晚深入到校園的各個公共區域和角落,重點對圍墻、出入口和人員密集區進行巡查。在巡查過程中,他們仔細查看校園的防控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引導師生正確佩戴口罩,提醒師生保持安全距離,并及時反饋存在的問題,為堅決筑牢校園疫情防線貢獻著力量。加入定點巡邏志愿者服務隊以來,志愿者李明幾乎每天都能“霸占”微信運動的封面??粗刻靸扇f多的步數記錄,他開玩笑地說:“這個工作既能為學校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又能鍛煉身體,兩全其美的事,何樂而不為?”

督導志愿者服務隊按照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安排,對各專班、部門、單位及師生員工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不定時進行督導,查找存在的短板和漏洞,對發現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及時提醒或制止,督導工作落實情況,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措施。
嚴格消殺、監督流程,筑牢“保障堡壘”
目前嶗山校區有近2萬名師生,每日物資消耗巨大,日用商品種類多,進貨渠道非常雜,商貿管理變成了校園封閉后異常繁忙的工作。為了緩解商貿中心老師們的工作壓力,商貿志愿者服務隊的老師們自愿加入,配合商貿中心的老師們進行各商鋪的安全、衛生、價格、服務等方面管理工作。
白天,他們查看各商貿網點供貨車輛從校外往校內運貨的情況,監督各方是否做到了取貨前嚴格消殺、校內校外人員無接觸等,并幫助處理即時遇到的一些問題,確保防疫不出漏洞;晚上志愿者服務隊配合商貿中心的同志在學校東門核實車輛信息,監督卸貨流程、消殺晾曬等環節,確保進校物資安全。3月23日晚,志愿者郭士民老師在嶗山校區東門進行志愿服務時,發現運貨車輛司機掃二維碼時顯示異常,但門衛工作人員在電腦系統中查詢顯示正常。為更好優化流程,他不顧深夜,立即匯報給主管部門,多方聯系相關部門對問題進行了優化處置。
根據學校封閉管理期間的規定,運送物資的車輛從晚上10:30開始進校,志愿者這項工作完成后往往已經是凌晨了,但他們沒有一人說累,更無人退縮,大家都在奮力堅守著,用毅力筑起了抗疫防線“保障堡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三尺講臺上,他們是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在抗疫戰斗中,他們是義無反顧的志愿者。在這個特殊時期,全體教職工志愿者在各個崗位上主動擔當、無私奉獻,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教書育人的責任與擔當,為青科大師生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