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年伊始,國內多地出現散發、聚集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月,青島突發本地疫情,全市上下迅速打響奧密克戎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青科大校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秉承醫者仁心,白衣執甲、逆向出征,嚴格按照青島市及學校統一部署要求,在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迅速集結戰疫力量,完成了嶗山校區、四方校區3萬余人的5輪全員核酸采樣工作。
在10余個不分晝夜的奮戰中,他們守護著全校師生健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身白衣的神圣使命,用細致、責任、擔當、愛心筑起護佑青科大師生健康的鋼鐵壁壘?;叵脒@些天與奧密克戎的“較量”,校醫院的老師們都說:“每天都跟打仗一樣?!?/p>
聞令而動,將操場作戰場
疫情就是集結號。3月1日,青島突發疫情后,校醫院緊急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疫情態勢,研究部署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全體醫護人員第一時間進入應急狀態,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聞令而動。
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3月7日,嶗山、四方校區要完成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面對突如其來的工作任務,院長范而軍沉著應對,統籌協調各方,親自現場指揮;黨支部書記高術華不斷梳理細化核酸檢測流程,具體安排核酸采樣現場的工作事宜。聯合后勤處、團委、保衛處等職能部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采樣點位布設、信息采集志愿者培訓、耗材物資領取等前期準備工作。早晨5點30分,全體醫務人員到崗,將操場作為“戰場”,迅速進入“戰斗”狀態。
3月的青島,乍暖還寒,空氣里夾帶著“倒春寒”的寒意。操場上,醫務人員不懼寒冷,通力合作、有條不紊地為師生進行核酸采樣。

“一人一手消”,這是采樣工作規范。低溫天氣加上酒精揮發帶走了身體熱量,采樣人員的雙手很快就被凍得發麻、僵硬,變得不聽使喚,大家搓幾下手,采樣繼續。采樣人員穿著的防護用品都是一次性的,為了節約物資、節省時間,大家往往一套防護穿到底、干到底,中途盡量不喝水、避免去衛生間,采樣速度提上來了、采樣進度趕出來了,但脫下防護服,有的同志嘴唇都干裂了。護士站負責人趙冰已經懷孕4個多月,卻依然堅持采樣,她表示:“我是黨員,是護士,使命在身,我沒把自己當成孕婦,不需要特殊對待?!?/p>
每次核酸采樣持續時間短則3、4小時,長則十幾個小時。期間,信息核對、拆封采樣器、采樣、留樣、封存、手消毒,完整的操作流程每位醫護人員一天要重復幾百上千次,這對大家的認真細致、技術操作和體力耐力都是極大考驗。因為站立時間太長,不斷地重復同一個動作,當天采樣結束后,很多老師的胳膊都抬不起來,但大家一直都在堅持,沒有一人中途退出。杜炫炫老師已懷孕6個多月,每次被關心的時候都說“我能行”,不善言辭的她用自身行動感動著身邊的同事,也用她們的鋼鐵意志鑄就了堅固的疫情防線。
就這樣,校醫院的30名醫務人員,憑借著多次訓練、演練、大篩積累的經驗,僅用10多個小時,就高效有序完成兩校區3萬多人的核酸檢測工作。3月10日,兩校區完成第2次全員核酸檢測。3月13日學校開始封閉化管理至今,按照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又進行了3輪全員核酸檢測,其中,3月16日和3月18日,醫務人員接到緊急通知后,2小時內迅速集結,保質保量完成了工作任務。此外,他們還要完成每日20%的學生抽檢及全體在校教職工的核酸檢測。

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務,在沒有外來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校醫院這支僅僅30人的醫護隊伍,硬是咬牙完成了,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而這30人中僅女職工就有27人,其中還有5名孕婦,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娘子軍”。就是這樣一支“娘子軍”,在疫情防控這場大戰大考前交出了一張出色的答卷。自3月5日至3月22日,校醫院已累計完成全員核酸檢測、20%抽檢、重點人員核酸檢測194918人次,連續18天日平均采樣10000余人次。
“校醫院的工作人員都是好樣的,待檢人數多、勞動強度高、責任壓力重的采樣檢測工作,沒有一位同志請假、后退,在危險困難面前,大家都頂住了,很心疼也很感動,大家都是好樣的?!碧峒白约旱膱F隊,院長范而軍如是說。
沖鋒在前,舍小家顧大家
疫情當前,校醫院全體黨員及教職工勇于擔當、沖鋒在前,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勇敢逆行,涌現出無數令人動容的身影,傳遞著醫者獨有的溫度與愛心。
院長范而軍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作為應急專班的“領頭雁”,他顧不上回家,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中。春季開學以來,他就一直是“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青島本土疫情發生后,他變得更加忙碌了,積極對接屬地疾控部門,研判疫情發展態勢,協調部署防控重點工作,不斷查缺補漏,力爭精準嚴密防控,確保學校師生平安。長時間的超負荷運轉,讓他明顯憔悴了不少,談到工作體會,他說:“職責所在,我必堅守?!焙喓唵螁蔚?個字,是他作為學校疫情防控專業隊伍排頭兵的鏗鏘回答。
黨支部書記、副院長高術華老師已經很久沒有和上高中的雙胞胎兒子好好說說話了。青島突發疫情以來,單位變成了“家”,原就早出晚歸的她更是每天凌晨出發、半夜歸家。學校開始封閉管理后,她和愛人堅守在不同的校區,校醫院工作特殊,她經常往返于兩校區,盡管這樣,兩人見面的機會屈指可數。因為都顧不上孩子,年邁的父母再次“上崗”,照顧孩子們的飲食起居,每次家人聯系她,她都忙得說不上幾句就撂了電話。對家人的愧疚沒有阻止住她工作的腳步,學校封閉管理以來,她就成了學校的“常住居民”,日夜堅守在崗位上。

頭雁帶領,雁陣齊飛。在榜樣力量的帶動下,校醫院工作人員克服人員少、任務重的壓力,齊心協力奮戰一線,守護著學校師生的生命健康。
“緊急通知!今晚為有萊西旅居史的師生進行核酸采樣?!?月5日晚上10點,校醫院微信群內一聲召喚打破了夜晚的寧靜。于大君老師在群內回復說:“我家離學校近,我來?!眮聿患鞍矒崮陜H幾歲的孩子,她迅速收拾隨身物品趕到了學校。忙完工作再次回到家時已是凌晨2點,女兒因為沒有等到媽媽睡在了地板上。
這不是校醫院醫護人員第一次半夜集結。3月4日晚上10點,全體人員收到了返校做核酸檢測的緊急通知,所有人立刻響應,楊波老師年齡比較大不會開車,又住的比較遠,家里還有病人需要照顧,但一接到命令,二話不說就打出租車過來,沒有一句抱怨。
吳秀榮老師摔倒腰部受傷,坐立不方便。本該在家休息養傷的她貼著膏藥堅持參加采樣工作?!盀榱藥熒鷤兊慕】?,我們辛苦一點是應該的?!眳抢蠋熣f。
黨光珍老師已接近退休年齡,身體狀況一直欠佳,但她從不因此耽誤工作,反而時時刻刻沖在前頭,為年輕人做了很好的表率。
楊雪慧老師兼顧多項工作,采樣、送樣,累到嘔吐,休息一會兒又繼續上陣。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他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擔當奉獻、默默堅守,為青科大的疫情防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默默奉獻,甘做幕后英雄
對于師生們來說,在醫護人員采集完咽拭子、裝入“十比一”混合樣本試管后,核酸檢測便結束了,剩下的就是等待結果。而對于校醫院的工作人員來說,樣本采集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之前和后續的工作還有很多。
每次采樣之前,負責物資保障的老師都需要提前準備采樣管、采樣器、防護裝備、消毒用品等物資,統籌計劃、協調發放。平時抽檢需要準備至少7000份采樣物資,趕上全員核酸檢測,要準備近3萬份。這項工作看似簡單,想做好并不容易,每次全員核酸檢測往往啟動較早,所以她們的準備工作常常從前一天或者凌晨四、五點鐘就開始了。將物資從校醫院運到檢測點,根據所設點位分發,確保每個點位物資完好、齊備,并盡可能為工作人員提供取用便利。
如果說核酸采樣是一場戰斗,那戰斗之后的物資整理就好比“清掃”戰場。非一次性物資、剩余物資需要消殺后,一件件整理回收,統計數據入庫,保證物資賬目清晰、庫房整齊有序,為下一場戰斗做好準備。這項工作做完,往往已經是晚上9點以后了。
嶗山校區負責物資調配和標本轉運的張藝老師已經近一個星期沒見到上幼兒園的女兒了,怕孩子過于想念媽媽而哭鬧,都不敢給孩子打電話、發視頻。

莊曉雯老師已懷孕4個多月,她負責四方校區物資管理和采樣信息統計,連續工作加之懷孕反應大,引起心臟不適,但她只是休息了一晚上,以一句“我可以”又沖上了一線。
應急專車司機宋愷德和萬志波老師全程參與核酸檢測工作,領取耗材、運送物資、轉送樣本等等,這段時間兩位老師從早晨7點開始上崗,有時晚上忙到11點,隨叫隨到,工作從不間斷。
學校封閉管理后,為了滿足在校師生的就醫需求,校醫院在人員極度緊張的情況下,盡全力保證日常門診。這段時間,門診量激增,校醫院及時儲備藥械,門診醫生嚴格把關,根據非必要不轉診的原則,讓患病師生在校內得到有效的治療。遇到情緒波動的患者,醫護人員就轉換“心理咨詢師”角色,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情緒安撫。一天下來,不停的接診、解釋、書寫各種文書,基本沒有休息時間,對她們來說,正常飯點兒安靜的吃完飯都變成了一種奢侈。這就是疫情之下的校醫院,一次次義無反顧,一幕幕感人至深。校醫院全體職工在各自的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逆行而上、全力以赴,誓做校園健康衛士,用責任和擔當為學校筑起健康防線,為青科大師生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