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大眾日報》教育版頭條以《青島科技大學打造“3+3+3+N”一體化工作模式——創新人才政策 盤活冷門學科》為題,詳細報道了學校人才政策創新相關工作,全文如下:

青島科技大學打造“3+3+3+N”一體化工作模式
創新人才政策 盤活冷門學科
近日,“綻放一億年的花”(國際上首次從琥珀中發現最古老的現存花朵)得到各大媒體的聚焦,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這一發現是由青島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的80后教授王碩率領團隊攻堅近10年得到的。
該科研成果以《一億年前琥珀中發現起源于南非的適火性鼠李科植物》為題,于2022年2月1日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植物》上。該發現為古生物進化變遷,特別是開花植物近億年來的演變,提供了重要節點性數據和佐證,為我國生物多樣性及地球生態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和研究范式。這是學校盤活冷門學科收獲的重要成果,也是學校助力推動落實山東省科技研發、人才引育等2022“十大創新”工作、加強基礎學科研究和聚焦學科品牌建設的重大成果。
學科建設是高校立命之本。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青島科技大學就開始進行基礎學科培育。以材料學科為例,該校走政產學研深度融合之路,一門基礎學科培育出一個“橡膠王國”。據統計,該校目前通過科研成果轉化或提供核心技術支撐,已成功孵化8家上市公司和300多家科技創新企業,為山東省創造了超過1100億元產值,締造了以材料學科為核心的橡膠產業“王國”,被譽為“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
學科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青島科技大學構建與實施基于學科建設為導向的人才引育制度體系,引育一批學科建設必需的帶頭人和學術骨干;保障以激發人才活力為基礎,進一步提升學校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自2017年以來,學校率先進行人事制度改革,開拓性地實行一系列基礎學科人才引進政策。出臺《嶗山學者系列人才工程實施辦法》,按照“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發展、引領行業進步”的要求,推進科研工作“放管服”,出臺科研工作業績評價辦法等制度文件,完善教師科研評價考核機制和學院科研考核體系,健全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科研管理機制。
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強校、人才興?!睉鹇?,聚焦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總目標,努力打好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組合拳,以人事人才制度改革為中心,科學構建人才分類評價體系,大膽創新人才引進新方式,打造“3+3+3+N”一體化工作模式,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3+3+N”一體化工作模式即創新三種人才引進方式、構建三種評價體系、設置三種晉升渠道、推行N種個性化發展渠道。
健全基于貢獻和質量的“代表性成果”評價機制,打破年齡、職稱、工齡限制,實行專業技術職務“直評制”,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提供制度保障;創新崗位競聘模式,以標志性業績榜單為引領,組織開展教學科研團隊申報上崗工作;培養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研究方向特色鮮明的人才,鼓勵青年教師加入教學科研團隊,實行崗位激勵、考核松綁、指標傾斜等政策予以支持。創新型的引進人才方式,多元化、科學化的評價體系,多種途徑的晉升通道,不僅豐富了賽道,還激發和釋放了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增強了內生動力,釋放了內需潛力,切實盤活了高校的人才資源。2021年以來,學校共引進人才57人,其中,博士及以上人才56人,副高級以上職稱或享受副高級職稱待遇人員五層次人才37人,四層次人才2人。有2個高水平人才團隊、1名萬人計劃專家正在進行洽談中。
“我和愛人施超于2018、2019年先后從北京和昆明來到青科大,解決了兩地分居的問題,并得到了學校給予的購房補貼、安家費和科研啟動資金等支持”,王碩說,“這么多年來學校支持冷門基礎學科發展,支持我們的科研工作和團隊建設,讓我們可以沒有后顧之憂搞科研?!痹跐庥舻膶W術氛圍中,在創新人才政策的扶持下,像王碩這樣的年輕優秀人才得以沉住氣潛心鉆研學問、甘坐冷板凳認真搞科研,推動了學校工作再上新臺階,也為山東省“十大創新”工作、青島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力量。
堅持從關鍵處“破題”,運用新思想、新理念蘊含的科學方法,學校敏銳把握科研和人才工作切入點和突破口,拿出“一子落而滿盤活”的制勝之策。未來,學校將持續完善高端人才引育機制,圍繞一流學科建設,根據學科專業建設需要,繼續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力度,對標國家級人才標準進行重點培養,盡快培養一批具有深厚學術造詣、領域內有一定影響力、位居國內外科技前沿的學術領軍人才。與此同時,學校也將不斷優化構建校內人才激勵體制,探索建立以學科建設、教學科研需要為導向,以高水平科研平臺和重大科研項目為載體,以首席教授、特聘教授、項目負責人為核心的人才團隊,打造一批研究方向穩定、梯隊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發展態勢良好的學科團隊,在崗位設置、人才引進、人員編制、經費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
學校將人才服務工作做精做細,促建良好的人才生態環境,真正讓各類人才種子在青島科技大學這片沃土上“穩穩落地、深深扎根、枝繁葉茂”。